尚书的相关成语

共 220 个成语_仅随机展示40条

描写尚书的成语有【有凤来仪】【箕风毕雨】【八音遏密】【便僻侧媚】【面墙而立】【垂拱之化】【慎身修永】【询谋佥同】【明德惟馨】【康强逢吉】【乃心王室】【来苏之望】【兼弱攻昧】【柔远能迩】【血流漂杵】【野无遗贤】【无偏无党】【克勤克俭】【股肱心膂】【星火燎原】【愚夫愚妇】【惟口起羞】【坐而待旦】【世轻世重】【明刑弼教】【白旄黄钺】【盘游无度】【酣歌恒舞】【箫韶九成】【珍禽奇兽】【五音六律】【杀人越货】【恶贯满盈】【明扬侧陋】【母慈子孝】【昧旦丕显】【不学面墙】【习与性成】【民心无常】【义刑义杀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尚书相关成语

有凤来仪

yǒu fèng lái yí

古时吉祥的征兆。出自《尚书・益稷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吉祥征兆。凤:凤凰,传说中的百鸟之王;仪:仪容。古时吉祥的征兆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益稷》:“箫韶九成,

详细解释

箕风毕雨

jī fēng bì yǔ

古传月亮经过箕星时风多,经过毕星时雨多。指官吏施政应顺应民情。出自《尚书・洪范》。孔传:“箕星好风,毕星好雨。”一般作宾语,指官吏施政应顺应民情。古传月亮经过箕星

详细解释

八音遏密

bā yīn è mì

各种乐器停止演奏。指国家元首去世。出自《尚书・舜曲》。一般作主语、谓语,指国家元首去世。八音:古代对乐器的统称;遏:阻止;遏密:指皇帝死后停止演奏音乐。各种乐器停止

详细解释

便僻侧媚

biàn pì cè mèi

指逢迎谄媚或逢迎谄媚的人。出自《尚书・冏命》:慎简乃僚,无以巧言令色,便僻侧媚,其惟吉士。便僻:顺人之所欲,避人之所恶;侧媚:奸邪谄媚。指逢迎谄媚或逢迎谄媚的人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冏命

详细解释

面墙而立

miàn qiáng ér lì

比喻不学之人,如面对墙壁而立,一无所见。出自《尚书・周官》。孔安国传:“人而不学,其犹正墙面而立。”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一无所知。比喻不学之人,如面对墙壁

详细解释

垂拱之化

chuí gǒng zhī huà

旧时形容无为而治,天下太平。出自《尚书・武成》。《晋书・刘实传》:共虞任五臣,致垂拱之化,汉相萧何,兴宁一之誉,故能光降于当时,垂裕于百代。垂拱:垂衣拱手,比喻无所事事,不费力气。旧

详细解释

慎身修永

shèn shēn xiū yǒng

为长治久安而真诚修身。出自《尚书・皋陶谟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为长治久安而真诚修身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皋陶谟》:“慎厥身修思永。”用法:偏正式;作谓

详细解释

询谋佥同

xún móu qiān tóng

谓咨询和商议的意见都一致。出自《尚书・大禹谟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谓咨询和商议的意见都一致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大禹谟》:“朕志先定,询谋佥同。”

详细解释

明德惟馨

míng dé wéi xīn

真正能够发出香气的是美德。出自《尚书・君陈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含褒义。明德:美德;惟:是;馨:散发的香气。真正能够发出香气的是美德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君陈》

详细解释

康强逢吉

kāng qiáng féng jí

祝贺老年人身体健康,子孙吉利。出自《尚书・洪范》。一般作谓语,用于祝贺。康强:安乐强健;逢吉:遇到吉利。祝贺老年人身体健康,子孙吉利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洪范

详细解释

乃心王室

nǎi xīn wáng shì

本意是忠于朝廷,后比喻爱国。出自《尚书・康诰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忠于朝廷。本意是忠于朝廷,后比喻爱国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康诰》:“虽尔身在外,乃心罔不在王

详细解释

来苏之望

lái sū zhī wàng

从疾苦中获得休养生息的希望。出自《尚书・仲虺之诰》。晋・刘琨《劝进表》:四海望中兴之美,群生怀来苏之望。苏:苏息。从疾苦中获得休养生息的希望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仲虺之诰》:“予后,后

详细解释

兼弱攻昧

jiān ruò gōng mèi

兼并弱国,讨伐昏聩糊涂的君主。出自《尚书・仲虺之诰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兼并弱国和攻取政治昏乱之国。兼并弱国,讨伐昏聩糊涂的君主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仲虺之诰》:

详细解释

柔远能迩

róu yuǎn néng ěr

怀柔远方,优抚近地。谓安抚笼络远近之人而使归附。出自《尚书・舜典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政策等。怀柔远方,优抚近地。谓安抚笼络远近之人而使归附。 复制出

详细解释

血流漂杵

xuè liú piāo chǔ

流的血多得能把舂米的木棰都漂浮起来。出自《尚书・武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流的血多得能把舂米的木棰都漂浮起来。杵:旧时舂米的短木棰。 复制出处:《

详细解释

野无遗贤

yě wú yí xián

民间没有被弃置不用的人才。指任人唯贤,人尽其才。出自《尚书・大禹漠》。一般作定语,含褒义。民间没有被弃置不用的人才。指任人唯贤,人尽其才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大禹

详细解释

无偏无党

wú piān wú dǎng

形容处事公正,没有偏向。出自《尚书・洪范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偏:不公正;党:偏私。形容处事公正,没有偏向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洪范》:“无偏无党,王道

详细解释

克勤克俭

kè qín kè jiǎn

既能勤劳;又能节俭。出自《尚书・大禹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克:能够。既能勤劳;又能节俭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大禹漠》:“克勤于邦,克俭于家。”

详细解释

股肱心膂

gǔ gōng xīn lǚ

指辅佐帝王的重臣。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。出自《尚书・君乐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助手与亲信。股:大腿;肱: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;心膂:亲信。指辅佐帝王的重臣。比喻得

详细解释

星火燎原

xīng huǒ liáo yuán

一点儿小火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;常比喻新生事物开始时力量虽然微小;但有旺盛的生命力;前途无限。出自《尚书・盘庚上》。一般作主语、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一点

详细解释

愚夫愚妇

yú fū yú fù

旧时称平民百姓。出自《尚书・五子之歌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无知的人。旧时称平民百姓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五子之歌》:“予视天下,愚夫愚妇,一能胜予。”用法:

详细解释

惟口起羞

wéi kǒu qǐ xiū

谓言语不慎,招致羞辱。出自《尚书・说命中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谓言语不慎,招致羞辱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说命中》:“惟口起羞,惟甲胄起戎。”用法:作宾语

详细解释

坐而待旦

zuò ér dài dàn

坐着等天亮。比喻心情迫切。出自《尚书・太甲上》。《孟子・离娄下》:“仰而思之,夜以继日;幸而得之,坐以待旦。”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,指坐等。旦:天亮。坐着等天

详细解释

世轻世重

shì qīng shì zhòng

意思是刑罚要根据当时社会情况确定轻重严宽。出自《尚书・吕刑》:刑罚世轻世重,惟齐非齐,有伦有要。世:当世。意思是刑罚要根据当时社会情况确定轻重严宽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吕刑》:刑罚世

详细解释

明刑弼教

míng xíng bì jiào

用刑法晓喻人民,使人们都知法、畏法而守法,以达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。出自《尚书・大禹漠》。一般作谓语,含褒义。弼:辅助。用刑法晓喻人民,使人们都知法、畏法而

详细解释

白旄黄钺

bái máo huáng yuè

比喻有关征战的事。出自《尚书・牧誓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出师打仗。比喻有关征战的事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牧誓》:“王左仗黄钺,右秉白旄以麾。”用法:联合式;作谓语

详细解释

盘游无度

pán yóu wú dù

耽于游乐,没有限度。出自《尚书・五子之歌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游乐没有限度。盘游:游乐;度:限度。耽于游乐,没有限度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五子之歌》:“乃盘游无

详细解释

酣歌恒舞

hān gē héng wǔ

形容纵情歌舞,耽于声色。出自《尚书・伊训》。一般作谓语,形容纵情歌舞,耽于声色。形容纵情歌舞,耽于声色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伊训》:“敢有恒舞于宫,酣歌于室,时谓

详细解释

箫韶九成

xiāo sháo jiǔ chéng

指箫韶音乐奏了九章。出自《尚书・益稷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箫韶音乐奏了九章。箫韶:虞舜时的乐章;九成:九章。指箫韶音乐奏了九章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益稷》

详细解释

珍禽奇兽

zhēn qín qí shòu

珍奇的飞禽,罕见的走兽。出自《尚书・旅獒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贵重奇异的动物。珍:贵重的;奇:特殊的。珍奇的飞禽,罕见的走兽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旅獒》:

详细解释

五音六律

wǔ yīn liù lǜ

指古代音律。后也泛指音乐。出自《尚书・益稷》。《孟子・离娄上》:“不以六律,不能正五音。”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音乐。五音:指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五个音阶;六律

详细解释

杀人越货

shā rén yuè huò

杀害人命;抢夺财物。指匪盗行径。出自《尚书・康诰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杀害人命;抢夺财物。指匪盗行径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康诰》:“杀越人于货,暋不

详细解释

恶贯满盈

è guàn mǎn yíng

罪恶多得像穿钱一样;已经穿满了一贯还没完。形容罪大恶极已经到该受惩罚的时候了。出自《尚书・泰誓》上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,形容人很坏。恶:罪恶;贯:穿钱

详细解释

明扬侧陋

míng yáng cè lòu

明察荐举出身微贱而德才兼备的人。出自《尚书・尧典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明察举荐并重用出身寒微的贤人。侧陋:之地位低下而才德兼备的贤人。明察荐举出身微贱而德才兼备的

详细解释

母慈子孝

mǔ cí zǐ xiào

母亲慈祥爱子,子女孝顺父母,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。出自《尚书・康诰》。孔传:“天与民五常,使父义、母慈、兄友、弟恭、子孝。”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家庭和睦

详细解释

昧旦丕显

mèi dàn pī xiǎn

天不亮就起床,思考如何光大自己的德业。形容为证勤劳辛苦。出自《尚书・太甲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昧旦:天色未亮时;丕显:显扬,光大。天不亮就起床,思考

详细解释

不学面墙

bù xué miàn qiáng

形容不学习而无知。出自《尚书・周官》。一般作定语,用于劝诫人。面墙:面对墙壁,一无所见。形容不学习而无知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周官》:“不学墙面,莅事惟烦。”

详细解释

习与性成

xí yǔ xìng chéng

长期习惯于怎样,就会形成怎样的性格。有习惯成自然的意思。出自《尚书・太甲上》。一般作谓语,同习惯成自然。性:性格。长期习惯于怎样,就会形成怎样的性格。有习惯成

详细解释

民心无常

mín xīn wú cháng

百姓的思想没有经久不变的。指民心将随着政治的清明与昏暗发生变化。出自《尚书・蔡仲之命》:皇天无亲,惟德是辅,民心无常,惟惠之怀。常:长久。百姓的思想没有经久不变的。指民心将随着政治的

详细解释

义刑义杀

yì xíng yì shā

适当的刑罚与死刑。出自《尚书・康诰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适当的刑罚与死刑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康诰》:“用其义刑义杀。”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