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边作战,一边退却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98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边打边退。一边作战,一边退却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98回:“北军奋勇,四
详细解释
效劳的谦词。意思是效犬马之劳。出自《水浒传》第八二回。一般作谓语,用于谦词。效劳的谦词。意思是效犬马之劳。 复制出处:《水浒传》第八二回:“臣旧岁统率大军前
详细解释
①佛教认为世界每经历一小劫,有一佛出世。②引申为难得之意。③犹一佛出世,二佛生天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九回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用于书面语。①佛教认为世界每经
详细解释
天然生就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5回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用于书面语。天然生就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5回:“这条计用着件东西,别人家里都没,
详细解释
牙齿白,嘴唇红。形容面容美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0回。一般作补语、定语,形容年轻貌美。牙齿白,嘴唇红。形容面容美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
详细解释
见“观貌察色”。出自《水浒传》第一一○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世。见“观貌察色”。 复制出处:《水浒传》第一一○回:“此是人之常情,更待多说……观形察
详细解释
根据长处,安排适当的工作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71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人事安排。根据长处,安排适当的工作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71回:“或奔
详细解释
比喻目光短浅,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。“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”的略语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四十三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比喻目光短浅,只见
详细解释
正对着头部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6回。一般作状语,指正对着头部。正对着头部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6回:“杨志拿着藤条,劈头劈脑打去,打得这
详细解释
指富裕而有显贵的地位,过着安宁快乐的生活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0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生活。指富裕而有显贵的地位,过着安宁快乐的生活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
详细解释
挨不着边儿。原指无所依靠。现多形容言论空话;不切实际或离题太远;不切主旨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9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含贬义,形容言论空泛,离题
详细解释
行经了很多地方。形容旅途的漫长与跋涉的劳苦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十二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旅行。行经了很多地方。形容旅途的漫长与跋涉的劳苦。 复制
详细解释
形容举止慌乱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七回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用于处事。慌:忙乱,恐慌。形容举止慌乱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七回:“恰才饮得三杯
详细解释
指庄稼正需要雨水时下的雨。比喻适时的帮助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8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多用于比喻句。指庄稼正需要雨水时下的雨。比喻适时的帮助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
详细解释
调动军队;派遣将领;或是调动、安排人力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调动安排人事。调动军队;派遣将领;或是调动、安排人力。 复制出处:
详细解释
缺少情意。出自《水浒传》第一一○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人无情。缺少情意。 复制出处:《水浒传》第一一○回:“公孙胜道:‘若是小道半途撇了仁兄,便是寡情薄意。今
详细解释
表示赞同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06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赞成。道:说;善:好。表示赞同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06回:“陈雚以下众人,
详细解释
指大小人物或事物等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4回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人或事物等。指大小人物或事物等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4回:“小
详细解释
急促的呼吸还没有平稳下来。指还没有休息、恢复的时间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七十七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比喻时间短。急促的呼吸还没有平稳下来。指还没有休息
详细解释
谓父母辛劳养育子女之恩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19回。一般作宾语,指父母的养育之恩。谓父母辛劳养育子女之恩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19回:“在京师图
详细解释
不孝顺的子孙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2回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多用于自谦。不孝顺的子孙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2回:“不孝之子宋江,自小忤逆,不
详细解释
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齿伶俐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75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说话等。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齿伶俐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75回:“
详细解释
没有污垢、尘土、杂质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5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指没有污垢。没有污垢、尘土、杂质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5回:“
详细解释
既不痛也不痒。比喻不中肯,没触及要害,不能彻底解决问题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七回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、宾语,形容没触及要害。既不痛也不痒。比喻不中肯,没触及
详细解释
指通奸的男人和放荡不羁的女人。指淫乱的男女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7回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多用于口语。指通奸的男人和放荡不羁的女人。指淫乱的男女。
详细解释
手脚动作放轻。形容行动小心轻捷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四回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,指手脚动作轻。捻:通“捏”。手脚动作放轻。形容行动小心轻捷。 复制出处:明・
详细解释
同“深根固柢”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九十六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不容易动摇。同“深根固柢”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九十六回:“乔道清法败奔走,
详细解释
指人死的婉称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1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百年:指人去世。指人死的婉称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1回:“你百年归寿
详细解释
指邻居人家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4回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邻居。街坊:邻居。指邻居人家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4回:“自古道:‘好事不出
详细解释
同“如饥如渴”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六十二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、状语,指要求强烈。同“如饥如渴”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六十二回:“宋江陪笑
详细解释
面带愁容和愧色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10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人的形貌。赧:羞惭脸红。面带愁容和愧色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10回:“宋江、
详细解释
谓命运和流年不相配合,以致运道不好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八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谓命运和流年不相配合,以致运道不好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
详细解释
形容身材魁伟,相貌出众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十七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形容身材魁伟,相貌出众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十七回:“爹
详细解释
天上地下,无所不谈。形容话题广泛或巧于言辞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十三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形容人说话没有主题。天上地下,无所不谈。形容话题广泛或巧
详细解释
见“鼎足三分”。出自《水浒传》第二十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三方分立。见“鼎足三分”。 复制出处:《水浒传》第二十回:“今番克敌制胜,谁人及得先生良法。正是鼎分
详细解释
非凡出众的人物。指见解、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2回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口语。非凡出众的人物。指见解、才能超群出众或
详细解释
指一切平安无事或事情结束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4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口语。万:概数,多;万事:一切事情;休:休停。指一切平安无事或事情结束。 复制出
详细解释
见“能言快语”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1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人口才很好。见“能言快语”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1回:“原来这李师师是个风
详细解释
比喻用各种办法催迫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九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比喻用各种办法催迫。比喻用各种办法催迫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九回:
详细解释
被关在笼中的鸟。比喻受困而不自由的人;也比喻易于擒拿的敌人。出自明・许自昌《水浒传・义什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用于比喻句。被关在笼中的鸟。比喻受困而不自由
详细解释